精裝房,想說愛你不容易
發布時間:2019-08-02 信息來源:古鎮燈飾報
2019年1-5月,全國精/全裝修商品住宅開盤量已達99.5萬套,同比增長20%。高歌猛進的背後,除了傳來燈飾照明企業進軍房地產市場的聲音外,市場上也有不少人士感歎,沒有相應的供應商產品質量保證體係,推行精/全裝修成品住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對消費者也是一種傷害。
對消費者而言,精/全裝修成品住房存在價格虛高、品牌虛假、選擇虛無、標準虛脫的陷阱,所以市場不買賬;對政府監管部門而言,精/全裝修成品住房存在質監無力、審圖無法、品質無度、投訴無門的困難,其中造成了二次裝修的浪費,交付周期無序的客觀事實。
重重困難、阻力多多,看似在房產政策的調控下,精/全裝修成品住房成為了一種趨勢,但由於現行模式沒有解決個性化與標準化的矛盾,全裝修成品住房推廣阻力並不小。那麽,市場到底待不待見精/全裝修成品住房呢?
部分消費者覺得“精裝房”坑
開展全裝修成品住房工作,原則上是為了符合降低建築能耗、節能環保的發展理念,引導市場規範化運行、順應商業文明發展,改善百姓生活質量、居住環境。但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高歌猛進和商品房銷售模式的轉變,商品房質量糾紛越來越集中於精裝房交付環節,“交房必返修”幾乎成為常態,一些地方動輒出現購房業主集體維權的事例。
交付標準含糊是首因
對於什麽是“精裝房”?政府、老百姓的理解都存在一定差異。政府口中的“全裝修房”或“精裝房”隻是基本功能的實現和基本的裝飾,並非老百姓所理解的“精美”、“豪華”乃至家具電器全配的“精裝修”。現行法律法規都是在以毛坯房作為主流產品時代所製定的,未直接對精裝
修房質量標準作出規定。
雖說,現今杭州、南京等地的監管部門都有要求開發商在《商品房預售方案》中單獨載明裝修價格標準。然而,購房者在和開發商對簿公堂時,開發商會說,《預售方案》中的裝修價格僅為房屋裝飾造價預算,這和裝修交付標準是兩碼事。裝飾造價不隻包括裝修材料、裝飾部品采購,還包括其他配套工程以及管理費、人工費,而且采購價格還受到采購渠道和市場波動的影響。
總而言之,法律法規上沒說裝修造價就是交付標準,沒有統一標準則無統一判決。
開發商的“鑽營”是重要因素
“房地產開發”包括土地開發和房屋開發,是由諸多工程項目組成的,房屋總價是一個綜合價格,正因這一特殊性,為開發商“鑽營”提供了便利:既然不同造價成本轉移合法合理,那在內裝環節搞點乾坤大挪移,不也順理成章嗎?一是部分合同沒有標明裝修中使用的品牌/型號部件;二是通過委托裝修協議,把義務轉移給第三方來承擔。
基層執法現狀成為開發商的神助攻
精裝修的投訴中,貨不對版占據了大頭。在整個購房過程中,往往置業顧問都是先帶領購房者到高大上的樣板房查看。但《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也為此開了“後門”:開發商對樣板房沒有作說明,那麽樣板房就是交付標準,但作出說明的除外。這樣以來,有點“頭腦”的開發商就會在樣板房中作說明“樣板房僅供參考,不是實際交付標準”。
可一些基層執法的市場監管部門則覺得,既然開發商按規定明確提示了,自然就不是虛假宣傳,這樣一來就沒有處罰依據,若有經濟糾紛則要購房者找法院去。
正因以上種種原因,共同造就了“精裝房”市場怪相:開發商宣傳往往高大上,但現實卻很“坑”。
部分開發商覺得“精裝房”慌
2017年12月28日,針對10餘戶購房者起訴南京富力退還裝修價差案,南京中院在原一審和二審均駁回購房者訴訟請求的基礎上,再審改判,要求富力地產退還每戶購房者20萬元左右的裝修價差。
判決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行業和社會的極大關注,不少以前並未關注此問題的購房者也紛紛效仿此案例中富力業主的訴請,拒絕收房,要求進行裝修核價並退還差價。有些樓盤甚至出現上午開盤,下午維權的情況,成為了現今開發商驚慌的一個極大不穩定因素。
2018年8月,因房價上漲後,西安房地產開發商舉報自己當初無證銷售,並將不願意退房的業主告上法庭,讓全國的網友見識了一把開發商的“神操作”。
今年3月,中糧地產、中建地產、新城、雅居樂等9家房企向江蘇省高院院長夏道虎聯名上書,要求維護精裝房交易穩定,在後續此類案件中慎重考慮判賠裝修差價,避免惡意訴訟造成群體事件。聯名上書的文中甚至還提到,2016 年至 2018 年期間,南京市各區縣上市的精裝房數量約為11.4萬套,目前已經發生群體客訴糾紛的項目比進入訴訟的項目更多,不排除將來這些客訴的客戶提起訴訟的可能。
當前,針對“精/全裝修成品住房”所出現的各種問題,各地政府也連忙推出相關政策,如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印發並實施《成都市成品住宅裝飾裝修工程質量管理措施》。隨著全國成品房交付的樓盤占比越來越高,在限價之下,很多人擔心開發商利潤不夠,“減配”來湊,最後“精裝”變“驚裝”,但是從現在看來,擔驚受怕的不隻有購房者,開發商也擔心上房後被維權,或是麵臨巨額賠償。
燈飾照明商戶喜憂參半
對於未來精裝房的發展趨勢,不少地產分析員均認為,精裝房是未來的一個趨勢,從開發商的角度來說,精裝修一方麵能增加房子的附加值,是賣點之一,另一方麵增加開發商的利潤,在目前低迷是市場環境下,精裝修可能就是部分開發商的救命稻草。
作為終端服務者,一些社會資源較好的經銷商也成為當下部分精裝房開發商的合作目標。且一些比較小的精裝修樓盤的開發商也更願意選擇與當地經銷商合作,雖然和廠家合作價格更低,但是從資金運營的角度來說,小規模的開發商跟電工照明類廠家合作,需現款現貨,但電工照明類經銷商的墊款對他們的資金運轉起到了至關重要。因此也有不少經銷商會接到一些比較小的精裝修樓盤。
然而精裝修工程墊款,風險轉移到了經銷商身上。專門做工程渠道的經銷商也曾向筆者表示,這兩年,由於受到經濟因素和政策因素影響,工程項目,尤其是樓盤開發商,電工照明類經銷商在合作供貨的時候都是非常謹慎,畢竟開發商卷款跑路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因此,“精裝房政策”究竟會給燈飾行業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燈飾商戶對精裝房的態度,可以用喜憂參半來形容,一方麵精裝房分流了市場資源,降低了燈飾賣場的人氣,但另外一方麵,精裝房難以做到個性化,燈飾產品選擇品質低,裝飾性差,對中高端燈飾品牌衝擊較小。
@常州永歌照明總經理鄭小永:精裝房政策,目前對燈飾照明商戶並沒什麽影響。因為噱頭成分更多,而且市麵上所謂的“精裝房”,其選用的燈具多為品牌當中的廉價燈。但是,家庭用燈要兼顧裝飾性和實用性,而目前“精裝房”所配的燈,多數隻滿足實用屬性,在裝飾性方麵明顯不足,所以業主們為了美觀個性,最終還得到市場買燈,再回去替換掉。
@沈陽匯豐燈飾總經理張濤:“精裝房”政策實施,對於傳統燈飾照明商戶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目前,主打“精裝房”的開發商都會優先選擇戰略合作企業,集中采購,且價格會壓得很低。由於采購數量大,很多廠商都會想盡辦法去占有這個市場。但這對於傳統燈飾照明經銷商來講,就隻能看著零售市場份額被瓜分,最後隻能做售後維護工作。
@成都雅致燈飾總經理許曉霞:四川省住建廳提出從2015年1月1日起,爭取通過5年的努力,全省新建商品住房中成品住宅開發建設比例達到60%以上。目前,成都近兩年出售的商品房基本都是精裝房。對於燈飾照明行業,雖然不是所有精裝房都配備燈具,但原本已被分割再分割的“市場大蛋糕”又被瓜分。
@河南法羅力電器照明有限公司總經理薑業:進入2019年,河南省成品住宅已推進有4個多年頭。隨著政策、標準的深入,越來越多開發企業投身到踐行成品住宅產品中。以鄭州為例,2019年,成品住宅開發企業達到50餘家,成品住宅項目約170個,相比往年穩步提升。目前河南燈飾照明行業而言,精裝房對行業衝擊遠不如網絡截流、設計師攔截以及異業聯盟攔截等方麵帶來衝擊大,雖有影響,但還隻是小皮毛。相信不遠的將來,精裝房渠道對行業的衝擊會持續增加。
@臨沂雙華燈飾總經理莊智涵:對於做中高端燈飾照明產品的經銷商而言,“精裝房”政策影響不大,畢竟現在大部分的開發商都是直接與燈飾照明廠商戰略合作,集采產品,統一安裝。但從目前精裝房的品質、風格來講,還不能完全滿足業主所需,還需進一步探究改善。
不過小黄片免费软件在市場也發現,開發商會整合一些在當地有資源、有實力的老經銷商的綜合服務能力,但一些傳統中小經銷商因自身定位不清晰,沒有足夠的沉澱,其所在區域的市場份額也被分割,相對而言,他們受“精裝房”政策影響還是比較大的。